本报记者包凌雁
市发改委主任柴利能认为,“梅山新区港口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活跃、发展环境优越,有利于在投资贸易体制机制、口岸便利化、民营经济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国际经贸合作新模式,为国家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积累经验。”
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梅山产业集聚区、梅山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副书记何国强表示,“建设宁波梅山新区高度契合中央要求和国家战略,我们将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加速推进新区建设。”
华灯初上,北仑港又开始忙碌起来。 (竺仕宝 摄)
最近一段时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社等多家中央媒体聚焦宁波,其中“梅山新区”成为报道的高频词。而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去年我市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呼吁国家支持宁波规划建设国家级梅山新区的这份建议,继续作为重点建议予以提交,希望得到国家的支持,早日将蓝图变成现实。
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梅山新区的谋划建设,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和2016年、2017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建设国家级梅山新区作为重要任务。最近结束的宁波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更是提出举全市之力创建梅山新区,将其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重要功能承载区、港口经济圈核心功能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门户、智能经济发展示范区和高端港航物流服务集聚区。
宁波为何要谋划建设梅山新区?我市建设梅山新区的底气何来?如何高起点规划新区?目前梅山新区谋划进展如何?日前,记者采访了我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这些疑惑进行了解读和分析。
一问
为何要谋划建设梅山新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深入实施。宁波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谋划建设梅山新区,不仅高度契合国家战略、中央要求,更是宁波发展的需要。
“梅山新区作用独特,对引领带动宁波、浙江乃至更大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市发改委主任柴利能认为。
“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贸易布局、投资布局”“扩大对外开放,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中央屡屡发声,要求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新格局。可以说,梅山新区正是打造开放新门户的重要战略支撑。“梅山新区港口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活跃、发展环境优越,有利于在投资贸易体制机制、口岸便利化、民营经济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国际经贸合作新模式,为国家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积累经验。”柴利能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明确指出,宁波要把港口这一最大资源和开放这一最大优势发挥到极致,打造辐射长三角、影响华东片的“港口经济圈”;G20杭州峰会来浙期间,他又再次勉励宁波要与杭州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共同唱好“双城记”,为全局做出更大的贡献。“浙江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柴利能说,浙江作为全国全省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重要引擎,宁波势必要释放更多开放红利、发挥更强开放带动作用。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以上海为核心,南京、杭州、宁波、苏锡常、合肥五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城市群空间格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梅山新区是宁波联动舟山台州发展、对接融入大上海的重要平台,建设好这一平台将为宁波积极探索经济较发达地区城镇化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机制,增强中心城市极核功能、引领形成跨区域联动发展格局、建设以上海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有着十分重要支撑作用。
作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宁波是全国最大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国九大工业行业之都、全国四大家电生产区,拥有8个超千亿的优势产业集群,正在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国家级梅山新区,将为增强宁波试点示范城市的要素集聚效应,吸引创新资源,打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的国际先进制造基地,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发挥重要引领示范作用。
二问
建设梅山新区底气何来
据介绍,拟规划建设的梅山新区包括北仑区全域和鄞州区三镇,统称“一核三片”,陆域面积8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万。
梅山新区港口优势明显,陆江海多式联运体系完备,2016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9.2亿吨,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56万标箱,蝉联全球第四。
同时,梅山新区产业基础雄厚,是我国重要的石化、汽车、装备、新材料制造基地;新区开放环境优越,拥有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宁波大榭开发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等5个国家级开发区。
与此同时,梅山新区综合承载能力突出,属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土地和海涂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备,具备大规模集聚人口产业、高质高效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
“2016年宁波梅山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122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约212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约3440亿元,已成为促进宁波、浙江和长三角区域加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建设更高层级和能级经济区的厚实基础和优势条件。”柴利能表示。
三问
如何高起点规划新区
2015年底,我市就正式启动了梅山新区谋划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对宁波市提出规划建设国家级梅山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案回函中,对新区建设扎实基础给予了肯定。目前,《宁波梅山新区总体方案》已经浙江省政府正式上报国务院。
“建设宁波梅山新区高度契合中央要求和国家战略,我们将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加速推进新区建设。”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梅山产业集聚区、梅山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副书记何国强表示。
据介绍,梅山新区将以开放、创新、智造、宜居为主题,推进四方面建设。
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和提升国际化为重点,打造港口核心区。积极参与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构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争创国家级海铁联运综合试验区。
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智能经济为重点,打造“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先行区。聚焦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钢铁、船舶等临港工业绿色转型,推动纺织服装、电子机械、模具文具向智能化升级,发展壮大以智能经济为特色的新经济,全力发展高端港航产业,积极创建一批产业型特色小镇,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以建设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和新材料科技城为重点,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加快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和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建设,全力办好麻省理工学院供应链创新学院、河海大学(宁波)研究生院、宁波海洋研究院等一批科教创新机构,大力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四众”平台和众创空间建设,着力打造国内外有较为影响力的“双创”基地和科创高地。
以服务长三角城市群和宁波都市圈建设为重点,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滨海品质新区。强化国际化、生态化、品质化发展导向,打造宁波都市圈核心节点,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积极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定居落户,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滨海新城区。
四问
梅山新区谋划进展如何
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边申报边实施的工作要求,我市将紧密结合梅山新区的新定位、新任务、新目标,谋划提出一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支撑新区建设和发展,并按照一流新区标准,主动探索创新、先行启动建设。
加紧推进重大工程项目,使规划蓝图落下来。据悉,在前期谋划基础上,我市正在起草形成新区近期推进工作方案和年度计划,拟在完善交通网络、健全城市功能、推动产业转型、深化科技创新等方面,谋划提出一批新的、增量型的重大工程项目,明确时间节点、明确推进主体,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抓,一个工程一个工程推,把新区短板补起来、优势扬出来、形象显出来。
加紧搭建重大平台载体,把新区发展带起来。“新区最突出特点就是以功能为导向,功能越独特,发展就越有空间和后劲。”柴利能表示,梅山新区将紧密围绕开放、创新两大核心功能,推进重大功能性平台建设。当前重点将推进大榭穿鼻岛能源自由贸易岛建设,试点推进油气体制改革,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中转贸易基地。推进国际贸易物流基地建设,建成国家级现代国际商贸物流园区,为港航物流服务中心建设提供支撑。加快甬江创业创新基地建设,整体利用甬江文创科教资源,打造宁波城市创业创新高地。
加紧编制重点片区规划,使空间布局优起来。目前,梅山新区虽已规划提出了“一核四片”的空间布局,但各片区的空间范围、产业导向等还不够明确,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使各片区既自主成章、错位发展,又高效协同、联动互促。我市将坚持问题导向和功能导向,加快推进大嵩新区智能制造片、甬江创新创业创意片等各片区规划编制工作,明确空间范围,谋划平台项目,提出具体发展目标。
加紧研究制定政策需求清单,使体制机制活起来。宁波将立足新区自身特色和发展定位,以创新发展新经济、改革培育新动能为目标,围绕复制推广自贸区金融制度创新、推进投融资贸易便利化、建设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创新类、开放类、社会类等改革措施。
同时,我市还将推动省市两级资源整合,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在交通基础设施、土地海域、资金要素、环境容量、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产城融合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完善配套设施,强力推动新区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当前,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浙江省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自身更是处于决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的攻坚时期。”柴利能表示,我市要切实把梅山新区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为国家级新区建设提供更多的“宁波样板”、“宁波经验”。
原标题:
编辑: 郑勇任